被执行人不可以执行的财产包括: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物品;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以及为维护公序良俗而不得执行的财产等。
被执行人的子女的财产一般不能执行,除非有证据证明属于家庭共同财产。此时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共同财产里属于被执行人的份额。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 第二,采取诉讼保全的案件应当具有给付内容,比如给付一定的金钱、给付某一物品。 第三,诉讼财产保全主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采取,但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裁定采取诉讼保全措施。 第四,申请必须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不得向非受诉人民法院申请诉讼财产保全。非受诉人民法院也不得受理申请。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上述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可以是动产、不动产,也可以是有形财产、无形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财产保全冻结没有次数的限制。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1、人民法院没收财产后,应当及时进行拍卖、变卖或者采取其他执行措施; 2、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金融机构上缴国库,有关金融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
通常情况下,是由当事人申请,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这是他的权利; 在他申请诉讼保全的同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这是他的义务。 只要当事人的申请符合诉讼保全的条件,并且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都应当作出财产的裁定。 人民法院在作出裁定时,没有必要作调查,但必须对当事人的申请认真进行审查。
故意损毁财物罪立案标准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宅基地使用权属不属于夫妻共同财度产,需要区分情况。 2、若当初以家庭的名义申请的宅基地,且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权属是夫妻两个人的,那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若当初是以政府的名义申请的宅基地,且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权属是一个人的,那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因此宅基地权属应以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权属为准属。
公司非法侵占他人财产数额达到较大的就会构成侵占罪,应该追究公司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