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丧葬费由支付其丧葬费用的亲属进行领取。丧葬费是对死亡人员丧葬的补助费用,应用于死亡人员的丧葬事宜。一般用于逝者服装、整容、遗体存放、运送、告别仪式、火化、骨灰盒、骨灰存放等。丧葬费并不属于遗产,所以老人的亲属不可以按照遗产方式对其进行继承,而是应按亲疏关系对其予以分配。
不赡养老人需要的证据:1、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去相关组织申请开据。2、亲朋好友或者邻居的证人证词:向相关证人收集。3、老人自己的陈述也可以作为证据。
《民法典》规定不赡养老人的能少分多少由继承人协商,若是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有赡养能力却没有尽到赡养义务的,在分割遗产时可以少分或者是不分。
赡养人有要求赔偿义务人给付死亡赔偿金的权利,即使其不赡养死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赡养义务人有赡养能力而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而死亡赔偿金是指赔偿义务人对死者近亲属的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对老人的赡养是法定义务,不能因为财产没有继承就不赡养。每个子女都有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子女不能以不继承老人的遗产为由拒绝赡养老人。如果某一继承人对老人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在继承分割时,其有权要求多分遗产。
前公公的遗产继承人一般不包括带着儿子改嫁的儿媳妇,如果是按照法定继承的,丧偶儿媳对前公公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有继承权,可以继承前公公的遗产,并能作为前公公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与第一顺序继承人平等均分割遗产。
对没有抚养的儿女能要求赡养。赡养费是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费用,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
赡养,主要是指儿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合理要求。形成事实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婚生父母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定。如果继父母对继子女形成照顾、抚养、教育等继子女应赡养继父母,如果没有尽到这个义务,可以不赡养。
养老金的继承方式:被继承人去世后,如果其生前立有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的,则按照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内容分配养老金。如果其生前没有立有上述文件的,则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分配养老金。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其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一顺位继承人继承父亲财产的份额应该均等。
老人的工资在老人去世后属于遗产,不能按照谁照顾来平分,而是按照遗产的继承来划分。子女一起共同协商如何照顾老人,对拒绝赡养老人的,在处理老人财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