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法院通知去刑事送达中心拿判决书,如果判缓刑的,不会收监;如果判实刑的,会收监。根据法律规定,收监指关进监狱,羁押罪犯的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的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应该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没有单位的则送达到被告人所在地的派出所。 由于法院可以选择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所以,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不要将刑事判决书送往工作单位。
解除合同送达的法律依据: 1.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一般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如果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在案件当事人接获法院发来的传票之后,通常需等待一个月左右,方可迎来正式开庭之日。在此期间,法院将依法将立案事宜并寄送相关法律文书如立案通知书和传票至各当事人手中;至于更为详细的具体开庭日期、地点等等,法院务必要在正式开庭的前三天之内敬告给所有诉讼参与者。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除当场罚款外,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没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送达回证处理规定: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并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是劳动者,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其他。
执行裁定未送达被执行人不生效。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不起诉决定书不一定要送达单位。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
法院传票、应诉通知书以及判决书等文件的送达,应当送交收件人本人,找不到本人时,其配偶或成年子女或其父母可以代收,其工作单位的负责人也可以代收。若收件人或代收人拒绝签字接受,或拒绝在文件上签字盖章的,送达人可以邀请当事人的邻居或其他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到场,作为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