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单位的合同到期自动不续签的是不可以领取失业金的,这是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关系的解除,因此是不属于可以领取失业金的范围内的。如果是单位不与员工续签,但是员工想要续签的就属于非本人的原因导致的离职,因此是可以主张失业金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可以在解除劳动合同后领取补偿金,在解除劳动合同书上签字不是领取补偿金的前提,两者无直接联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需要支付经济赔偿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支付。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
失业保险社保补贴领取有以下条件:《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没有影响。结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个月的工资标准应当是劳动者的正常工资标准。如其上月工资不能反映正常工资水平的,可按解除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认。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4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
劳动合同不是劳动者领取失业金的证明,领取失业金的话是需要劳动者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失业证等这些有效材料。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45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
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向社保机构备案,劳动者持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到指定社保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拿到失业人员凭证后即可按月领取失业金。 《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六条: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城镇企业事业
失业保险金停止领取的情况是: 1、重新就业的; 2、应征服兵役的; 3、移居境外的; 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5、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的; 7、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
领取流程如下: 1.备案。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分别交给失业保险中心和劳动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 2.调查核实。失业保险中心对失业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 3.填表。失业人员认真填写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并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盖章。然后填写好《求职登记表》。 4.提交材料。交纳三张一寸的彩照和一份身份证复印件。 5.领取失业金。办理完
领取失业金的时间是: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1.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 2.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
领取的工伤保险待遇是不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的。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