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的区别有: 1、取得方式来看,出让以拍卖、招标等有偿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而划拨需要县及以上政府依法批准; 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 2、从使用时间上来看,出让土地有时间限制,比如住宅是70年,商服用地40年,而划拨一般没有期限。 【法律依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
一般情况下,胎儿是不能享受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的。 【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征地补偿款立的案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或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为案由立案; 国家按照规定征收土地,应该给予被征地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偿等。 【法律依据】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规定: 一级案由为物权纠纷和债权纠纷; 二级案由相对应确定为用益物权组织和合同纠纷; 三级案由相对应确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土地使用权投资税费有: 1、营业税; 2、土地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 4、印花税; 5、契税。 【法律依据】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第三条,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
土地使用证是可以更改的。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 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 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自变更登记之日起生效。
允许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买卖。此类房屋买卖合同不一定有效,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应认定有效。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以认定无效为原则。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不能买卖。已经被冻结的拆迁房原则上是不可以购买。被冻结的房屋一般是不能进行出售等行为。如果购房者执意要购买,那买卖双方的交易则属于私下交易,私下交易不受法律保护。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
集体土地上小产权房子是不能备案的。 【法律依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根据《契税暂行条例》第三条,契税税率为3—5%。 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 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
父亲去世,土地证可以通过房产继承的方式进行更名手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依照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拆迁费用的计算是: 1、房屋补偿费,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等。 【法律依据】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条,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土地纠纷派出所不能管,派出所可以调解民事纠纷,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