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8种。 (1)假冒行为。 (2)虚假宣传行为。 (3)商业贿赂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降价销售行为。 (6)搭售行为。 (7)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8)串通招投标行为。 【法律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经营者不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法律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
以下四种假冒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商标权转让具体流程是。 (1) 填写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申请书采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的书式,写明转让商标的号码、名称,转让人名称、地址,受让人名称、地址、营业执照号,并另盖双方印章。 (每一件商标每一注册号的转让应提交申请书1份,并加盖转让人、受让人印章或签字,由受让人办理有关手续)。 (2)附送有关书件。在提交转让申请书时,应同时交送原注册证,转让申请商标合同的副本及其
一、个体工商户可以以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登记的字号作为申请人名义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也可以以执照上登记的负责人名义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以负责人名义提出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的复印件:第1、负责人的身份证;第2、营业执照。 二、个人合伙可以以其营业执照登记的字号或有关主管机关登记文件登记的字号作为申请人名义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也可以以全体合伙人的名义共同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以全体合伙
一、专利申请审批流程:专利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请求—实质审查—授权。 二、申请专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请求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的姓名和名称、地址等。 2、说明书:包括发明专利的名称、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3、权利要求书:说明发明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内容。 4、说明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法人资格的集体组织,才能以其组织的独立名义拥有商标权。集体商标反映在商标的使用上,表现为:集体组织通常不使用该集体商标,而由该组织的成员共同使用。 不是该组织的成员不能使用,每个成员都有平等使用的权力,成员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同时又必须对其集体成员的使用进行监督,并对违反使用规则的成员进行处理。 根据《商标法》第二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姓名权和名称权的区别包括。 一、姓名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而名称权的主体有三。 1、法人。 2、个体工商户。 3、个人合伙。 二、名称原则上只能有一个,姓名则可以有多个。 三、名称权在登记范围内具有专用性,姓名权无专用性。 四、名称权可以依法转让,姓名权不得转让。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的规定,经营者有商业贿赂行为,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这条规定是处罚商业贿赂行为的基本依据。另外,有关单位或个人购买或销售商品时收受贿赂的,同样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对经营者行贿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即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低价倾销违背企业生存原理及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引发价格大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等恶性竞争事件,甚至导致全行业萎缩的严重后果。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如果因特殊原因而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则不构成低价倾销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的规定,不构成低价倾销的特殊情况包括: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