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不还款担保人需要承担连带偿还债务的责任。若债务人不偿还债务,保证人可以先偿还欠款,之后向债务人追偿。
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属于一般保证的,债务人经法律程序后不能偿还债务的,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偿还债务。属于连带保证,债务人不还款,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偿还债务。
担保人起诉借款人的起诉流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合同等书面证据。没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二条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请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第三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第三人主张。
2025-05-24 14:31
打印的借条经双方签字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但需内容合法、真实且要素完整。若出现争议,需结合其他证据(如转账记录、笔迹鉴定)佐证借条的真实性。**:打印的借条经双方签字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但需内容合法、真实且要素完整。若出现争议,需结合其他证据(如转账记录、笔迹鉴定)佐证借条的真实性。
2025-05-24 14:26
单纯的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无论金额多少均不符合报警立案条件,债权人应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若涉及诈骗等刑事犯罪(金额达3000元至1万元以上,具体因地区而异),或存在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依法立案。
详细解答
民事纠纷的处理途径
不设金额门槛: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无论欠款金额多少,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如有明确的借贷关系证据),法院均会受理。例如,案例中法院支持原告追讨12134元货款,即体现了民事案件无最低金额限制的原则。
解决方式:建议优先协商或调解;若无果,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起诉(需准备借据、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
可能涉及刑事立案的情形
诈骗罪:若债务人借款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虚构借款理由、隐瞒还款能力),金额达到3000元至1万元以上(各地标准不一),则涉嫌诈骗罪,可报警立案。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有能力履行但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如转移财产),无论金额大小均可报警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建议
民事纠纷中,及时保存借条、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以便诉讼时使用。
若怀疑对方存在诈骗行为,需提供初步证据(如虚构事实的聊天记录、资金用途证明等)向公安机关报案。
涉及复杂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选择高效维权途径。
2025-05-23 10:11
避免被认定为共同出借人
若代收款项后未明确与借款人约定仅为“代收”,可能因资金流向被推定为共同出借人。需通过书面协议明确仅为“代收”关系。
注意资金来源与控制权
若代收资金实际来源于他人且未主张利息或还款权利,一般不构成出借人;反之,若参与利息协商或催收,则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出借人。
2025-05-23 09:25
(一)对债权人/转让人的建议
审查债权合法性:确保转让的债权真实有效(如合同、判决书等凭证齐全)。
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转让金额、履行方式、通知义务等条款。
及时通知债务人:通过书面函件、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并保留送达凭证。
关注从权利:如涉及担保物权,需办理变更登记或通知担保人。
(二)对受让人的建议
核实债权真实性:要求转让人提供债权凭证(如合同、借条、生效判决等)。
核查债务人抗辩权:了解债务履行情况、诉讼时效、是否存在抵销权等。
要求债务人确认:可要求债务人出具《债务确认书》,避免后续争议。
注意转让限制:审查原合同是否约定禁止转让条款,或债权是否具有人身专属性。
(三)对债务人的建议
核实转让通知: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可通过转让人或受让人核实真实性。
行使抗辩权:对受让人主张原对债权人的所有抗辩(如已履行、债务无效等)。
谨慎履行债务:若未经通知即向原债权人履行,可能导致仍需向受让人重复履行。
2025-05-23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