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有犯罪记录是否可以投标,取决于犯罪的性质、严重性以及招标方的具体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家公司的法人存在犯罪纪录,这可能会对其在各类投标项目中的参与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犯罪的具体性质类型,如果犯罪行为与招标项目的核心业务领域或者对于诚信度的严格要求有着直接的关联性,那么该公司法人极有可能无法获得参加投标的资格;其次是招募项目本身的特定需求,即招标方是否对此类犯罪有明确的限制;最后是当地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条件,即是否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有犯罪记录的企业法人不得参与投标。
然而,如果犯罪纪录与项目本身并无直接关系,并且招标方也未对此做出明确的限制规定,那么这家公司法人仍然有可能具备参与投标的机会。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并且如果国家有关规定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投标人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这意味着,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或规章限制的情况下,有犯罪记录的法人并不一定会被自动排除在投标之外。
因此,在决定是否投标前,建议公司法人仔细研究招标文件,了解招标方的具体要求和限制,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评估自身参与投标的可能性和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25-04-17 16:57
若工程完工后发包方(甲方)拒绝结算或拖欠工程款,承包方(施工方)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权,要求结算并支付款项。具体需结合合同关系、证据情况及法律程序处理。
2025-04-17 16:57
工程未结算时,若施工方拒不履行结算义务,当事人(如发包方、实际施工人等)可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结算并支付工程款,但需满足起诉条件和程序要求。
2025-04-09 17:20
2025-03-18 14:51
工程款纠纷的立案时间一般为7日,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材料后7日内立案;若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补正,法院会要求补正后再审查。案件审理时间根据程序不同分为3个月(简易程序)或6个月(普通程序),特殊情况可延长。
立案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6条,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若符合以下条件,应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1)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权限。
若材料不完整(如缺少证据、身份证明等),法院会要求补正,补正后重新计算7日审查期限。
不符合条件的处理
若法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应在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书,原告可对此裁定提起上诉。
2025-02-21 17:00
招投标纠纷确定管辖法院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主要是根据纠纷发生的地点来确定管辖法院。在招投标纠纷中,如果纠纷发生在某个具体的行政区划内,比如县、市辖区等,那么该行政区划内的人民法院就具有管辖权。也就是说,如果招投标活动在某个县内进行,且因此产生了纠纷,那么该县的人民法院就有权审理此案。同样地,如果纠纷发生在市辖区内或者省、直辖市内,那么对应级别的人民法院也具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