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农民工工资追诉期是多久

劳动工伤 2024-12-25 14:05 标签: 农民工 工资 追诉期

农民工工资追诉期,即农民工讨薪的诉讼时效,主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范。如果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且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那么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通常为一年。这一年的时效期间从农民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然而,如果劳动关系终止,那么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如果农民工选择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这一规定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即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农民工在追讨工资时,应首先明确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果属于劳动关系,则需在一年内提起仲裁申请;如果选择诉讼途径,则需在三年内提起诉讼。同时,农民工在追讨工资过程中,应积极收集证据,以便在仲裁或诉讼中能够证明自己的权益。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杨明英律师

杨明英律师

陕西博硕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务 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公司与并购、企业合规法律服务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