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买房销售故意欺骗能退定金吗

房产纠纷 2025-02-20 17:03 标签: 买房 欺骗 定金

在购房过程中,若销售存在欺骗行为,能否退还定金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定金退还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若销售的欺骗行为构成欺诈,即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购房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作为受欺诈方,有权撤销购房相关约定,并要求退还定金。例如,销售故意隐瞒房屋已抵押的事实,导致购房者作出错误的购房决定,购房者就有权要求退还定金。

定金退还的具体情况

构成欺诈:若销售的欺骗行为构成欺诈,购房者有权撤销购房约定并要求退还定金。此时,购房者应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销售存在欺诈行为,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未达到欺诈标准:如果欺骗行为情节较轻,未达到欺诈的法律认定标准,而购房者交付的定金属于立约定金(即用以担保双方签订正式购房合同),则能否退还定金需看具体情形。若因销售欺骗导致无法签订合同,购房者可主张退还定金;若购房者未按约定签订合同,即便销售有一定欺骗行为,定金也可能难以退还。

实际操作建议

收集证据:购房者应尽可能收集销售欺骗行为的证据,如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以便在后续维权过程中使用。

与开发商沟通:在发现销售欺骗行为后,购房者应首先与开发商进行有效沟通,明确表达自身立场及观点,要求退还定金。

寻求法律援助:若与开发商沟通无果,购房者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 【定金罚则】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 【违约金与定金竞合时的责任】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史济埔律师

史济埔律师

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建筑工程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劳动工伤 合同纠纷 刑事辩护 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