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轻伤一方不同意调解会判刑吗

刑事辩护 2025-04-15 16:37 标签: 轻伤 不同意 判刑

轻伤案件中若一方不同意调解,被告人仍可能被判刑,但并非必然。是否判刑需根据犯罪事实是否成立、情节轻重及是否存在从轻情节综合判定,调解仅影响量刑而非定罪。

法律分析

定罪基础

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如轻伤二级),若证据充分(如伤情鉴定、证人证言),即符合《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原则上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调解并非定罪前提,法院将根据案件事实独立裁判。

量刑影响因素

从轻情节

积极赔偿(即使未达成调解)或取得被害人谅解;

自首、立功、认罪认罚(《刑事诉讼法》第15条);

初犯、偶犯且社会危害性较小。

从重情节

手段恶劣(如持械、报复性伤害);

多次伤害或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

拒不认罪、未退赔损失。

调解的作用

刑事谅解书:若被告人主动赔偿但被害人拒不出具谅解书,法院仍可将赔偿行为作为量刑从轻依据。

民事赔偿判决:被害人合理损失(医疗费、误工费等)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但民事赔偿不影响刑事定罪。

实务处理路径

未调解情形下的可能结果

判处实刑:若犯罪情节严重且无其他从轻情节,可能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如案例中李某某因赔偿并认罪认罚获缓刑,若未赔偿则可能实刑);

缓刑或免罚:若被告人主动赔偿、认罪态度好,即使未调解,仍可能适用缓刑(需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等条件)。

关键证据审查

伤情鉴定:需确认鉴定程序合法(如《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排除“轻微伤”误鉴可能;

因果关系:需证明伤害行为与轻伤结果直接关联,排除其他介入因素(如被害人自身疾病加重伤情)。

风险提示

刑事记录风险:一旦定罪,即便判处缓刑,仍会留下犯罪记录,影响就业、政审等;

赔偿执行风险:若未主动赔偿,法院判决后可能强制执行财产,且拒不执行将影响减刑、假释。

建议

被告人应尽早委托律师,争取通过赔偿、认罪认罚等降低量刑;

若对伤情鉴定存疑,可申请重新鉴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48条);

被害人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主张赔偿,但需准备医疗票据、收入证明等证据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张强律师

张强律师

北京市盈科(潍坊)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 刑事辩护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劳动工伤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