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逃避追缴欠税和逃税罪有什么区别

刑事辩护 2022-03-10 09:27 标签: 逃避追缴欠税 逃税罪

1、犯罪主体不同:

(1)逃税罪与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都是特殊主体,即纳税人。

(2)但逃税罪的主体不仅包括纳税人,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而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仅限于纳税人。

2、犯罪手段不同:

(1)逃税罪的行为包括:

①是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②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③是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

④是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五是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2)逃避追缴欠税罪,是纳税人在欠税的前提下,采取转移或者隐瞒财产的手段,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

3、追诉标准不同:

逃税罪追诉标准是采取数额加比例的形式,即不仅要满足数额标准,而且还要满足逃避缴纳税款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七条 [逃税案(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二)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三)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张平律师

张平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合同纠纷 婚姻家庭 房产纠纷 公司法务 建筑工程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