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与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不清的,需要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制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划分。
因车主的过失犯罪而导致事故发生之后保险公司是否赔偿,往往要根据事故购买的保险跟肇事者具体的法律责任来进一步确定。 保险公司不赔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带病投保且没有告知。这种情况被保险公司查出来,一般就不赔。 第二,职业工种告知不实。投保的时候是一个高风险工种,比如建筑工人,但告诉保险公司是办公室内勤。这样的情况,保险公司一般也不赔。 我国《保险法》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但同时规定,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因为实践中有的投保人对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充分、所以法律规定保险人必须向投保人说明合同条款的内容,据此可知,保险法中所说的“如实告知”并不是主动告知,如果是因为保险人没有说明,没有询问而未能“如实告知”,保险人应该承担责任。
车辆有报废期限的,例如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后,就要报废。
购买汽车保险的,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而投保人是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所以被保险人可以是车辆所有人。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违章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 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为与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时就应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来估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承担同等责任的,就赔偿问题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是各自承担责任或者赔偿对方一半损失。
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后,打人顶包的,如果没有逃离现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如果离开现场,就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最好的办法是迅速及时地将其抓获归案,进行酒精含量检测;其他的办法,时过境迁,难以形成是否酒驾或醉驾的客观证据,警方即便根据其肇事前的行迹进行倒查,也只能证明其喝过酒,至于是否达到了酒驾、或醉驾的程度,仍然缺乏客观性的证据。
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追尾事故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按危险驾驶罪处罚。
交通事故中,如果致人死亡或者重伤,司机承担主要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未查嫌疑车辆和逃逸者的,应该继续查缉,需要对受害人的抢救的,抢救费用由社会救助基金垫付。
机动车拐弯时,被后面的电动车追尾,一般由后车承担全部责任。后车没有保持足够安全距离,但前车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后车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