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后拉黑,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如果借款人因为不能归还借款产生的纠纷,属于民间借贷纠纷,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 ,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骗取对方“自愿”交出财物。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追讨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6-13 15:30
借钱不还一般不会转化为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借款人一开始是以借款为目的则不会构成诈骗。借钱不还可以起诉解决。
当事人要起诉可以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要注意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2025-04-25 10:29
无欠条借钱不还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当事人如果借钱的时候没有主观恶意则不构成诈骗。
是否确实有诈骗的故意意图是确认诈骗行为的关键,如确系诈骗,构成犯罪立案条件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08-11 13:54
诈骗未遂构成诈骗罪。只要是实施了诈骗行为,不管是既遂、未遂,都构成诈骗。未遂是已构成犯罪的一种形态,是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8-05 13:58
借钱不还一般不算诈骗。 但如果借款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出借人财产的目的,也就是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并且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出借人相信其具有偿还能力而借钱 给借款人的,则会构成诈骗。
2022-08-10 15:13
对借钱不还的,一般不可以告其诈骗,因为这一般属于民事纠纷,而不是刑事犯罪。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属于民间借贷关系,这并不违法,民间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是,对方借钱不还,且有证据证明对方一开始就是怀着诈骗的目的借钱的话,可以告对方诈骗。如果你的朋友借了钱居然长期不还。向他要,居然是拒绝不还。那么可以依法控告他涉嫌诈骗。如果
他借了钱长期不还。问他要,他只是说现在没钱,等今后有了以后就还,或者决定时间什么时候再还。如果是这样,说明他不是要非法占有借款,就不要从刑事诈骗方面入手。如果要及时要钱回来,可以向人民法院依法
起诉,用民事法定程序追回自己的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