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满足条件下要约既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一条 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2023-02-18 09:53
要约撤销和要约撤回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撤回从字面上来讲,撤回,简单地说就是收回、取消原决定的意思。要约的撤回,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
撤销从字面上来讲,撤销是指由于行为具有瑕疵,因而需要予以纠正,以使法律关系恢复原来状态。要约的撤销,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约人使其丧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
2、发生时间不同。要约撤回发生在要约到达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而要约撤销则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通知之前;
3、后果不同
撤销要约的一方,需要对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撤回要约不会造成损失,故没有赔偿责任。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合同才会成立呢?
合同成立要件如下:
1、合同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且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2022-08-20 14:55
要约的撤回,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要约的撤销,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约人使其丧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要约的撤回与要约的撤销的区别在于:
1.从表现形式上看,要约撤回发生在要约到达(或刚刚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而要约撤销则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两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在要约尚未生效(或刚刚生效)时发生的,而后者则是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
2.对于要约不得撤销的两类情形,
2022-09-23 16:46
要约可以撤销。
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2021-02-03 10:06
基础协议和要约收购义务之间存在结构上的二层次性和效力上的一体化关系。在层次上,基础协议和要约收购义务紧密联系且相互影响。在效力上,在要约收购报告书尚未获得证监会行政审批的情况下,基础协议和收购要约都处于未生效状态。此时,收购方负有相应的报批义务,如果收购方故意不履行报批义务,或者虽开始履行报批义务但存在瑕疵行为(包括故意拖延、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或者重大缺陷等)而有碍行政机关及时做出审批,都属于违反报批义务的行为。报批义务是先合同义务,违反报批义务的行为有违《民法典》,收购方应当对基础协议相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而对于众多投资者的损失,由于收购要约尚未生效,只能以收购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存在虚假陈述为理由,在取得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后,以《虚假陈述有关问题的通知》和《虚假陈述若干规定》为法律依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民事赔偿。但是,对于收购方是否存在虚假陈述行为,证监会目前仍未公布相关调查结果。如果证监会最终认定收购方不存在虚假陈述,那么收购方的故意拖延行为在我国法律上只能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由证监会给予警告和处以罚款,广大投资者的损失赔偿要求将无法得到法律的回应。总的来说,从该事件引发的诸多争议和后续纠纷可以看出,我国有关要约收购申请撤回的法律责任的法规还几乎是空白,各方主体的权益划分不够明确,相关规定亟待细化和完善。
2022-08-09 08:54
网签签订后是可以撤销的,但是需要购房者和开发商,或者是购房者和房屋出让者协商后,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协商不成功的,便只能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解除网签了。撤销的做法是,双方通过填写《存量房买卖合同信息注销申请表》,携带相关购房证明,签字盖章,在工作人员的核对审核通过后,即可再网签系统中注销该网签信息。一般情况下,撤销网签需要在双方协商同意之后才能完成。如果协商不成功,想撤销的一方只能通过法院起诉来解除网签。撤销网签流程如下:
1、当事人首先要通过服务窗口签约,然后由当事人填写《存量房买卖合同信息注销申请表》。
2、一般需要的材料有:《存量房买卖合同信息注销申请表》(当事人已签字或盖章);当事人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委托办理的,还需提供授权委托书。
3、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核对注销材料后,在网签系统中注销该合同网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