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具体情况定。如果明知对方使用假公章而签订合同则属于诈骗行为,合同自始无效;如果是构成表见代理则合同自始有效。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权利的象征,在现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审查是否盖有法人公章成为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如发票的盖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对外签订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盖有公章的介绍信、合同乃公司意思表示的法律文件。在法律实践中,持有上述法律文件的行为人一般会被视为公司的代理人(即授权代表)。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公司的名义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概由公司承担。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不明知对方公章为伪造的,对方构成表见代理,其法律后果由对方公司承担,合同自签订时自始有效。如果在签订合同前明知对方公章为伪造的,而依然与对方签订合同,则构成欺诈,合同违法无效。
2022-09-07 17:02
不一定生效。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了一致,生效是指成立后的合同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性评价,产生了当事人意定的法律效力,也就是使合同获得了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2022-08-12 15:32
2022-08-24 15:4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一旦成立并不一定会生效,有些合同是附条件才生效的,有些合同是要登记后才生效的。合同生效需要:
(1)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022-09-01 16:54
不正确,合同成立后,合同生效还要根据是否有附加条款才能够生效。签订的双方应按照法律规定,协商合同的条款和条件,符合双方的意愿和条件的才能够生效,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保护合同条款内容。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自签订时成立,但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生效,有些合同是附条件生效的,条件达成时合同才生效。
2022-09-19 08:38
根据法律规定,要约生效后合同并未成立。要约是指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合同成立一般要求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或者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即其他法定情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