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辞职是否有权利拿年终奖有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规章制度有发放规定的就发放。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法律没有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年终奖,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年终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2022-09-28 17:11
年终奖的计算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的一种自主行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的具体规定。故一般来说,年终奖的计算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则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约定或规章制度发放。当然,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均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发,也可以根据本年度的综合经营状况以及劳动者个人年度工作表现,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1、按约发放
即对于年终奖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
2、协商发放
对于年终奖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明确约定的,双方可以协商确定。
3、同工同酬为原则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年终奖发放标准和条件未做任何约定,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以同工同酬的原则进行发放。在具体计算上,可参照企业向同工种、同岗位、同级别、同等绩效水平的其他或离职劳动者发放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做出相应计算。
2023-05-30 10:58
您好,如果入职通知中说有年终奖金额,并不意味着试用期内不发放年终奖金,是否应该发放年终奖金?
年终奖发放的标准是按照企业的规章进行。若是劳动合同对于年终奖有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进行。法律并没有规定每一个企业都要有年终奖,因此劳动者不能以没有发放年终奖为由进行劳动仲裁。
2022-09-15 09:54
年底辞职是否有年终奖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一般认为,企业可以对年终奖的发放原则和发放对象作出规定。在企业有明确规定或约定的情况下,机构对企业的工资分配权利还是予以充分尊重的。根据法律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应区别对待:1、员工因自身的原因离职。如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解除合同、自身因病解除合同、自身不能胜任工作、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等。此时,可以认为员工没有遵守当初的约定,构成违约,由此带来的否定性后果就是“得不到年终奖”。这可以说是员工自身可得利益的丧失。
2、员工因单位的原因离职。如单位克扣工资、不提供劳动条件、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性裁员、客观情况下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等情况导致员工离职,应该认定单位违约,单位应当支付一定比例的“年终奖”给员工。3、其他原因。主要是试用期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
2022-10-08 09:43
1,关于奖金的发放,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约定额奖金和年终奖等福利外,那用人单位必须足额发放;
2,奖金的发放如何,是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的,也是用人单位根据公司的发展水平以及公司的效益等综合各方面去考虑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月工资制的,企业应当每月按照依法制定的内部工资支付制度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资。工资发放日如遇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提前支付。 实行年薪制的,应当按照规定或者约定比例定期支付工资。 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024-08-31 10:15
病假是否影响年终奖,是由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限制与要求。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