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是按照下列标准来计算的:如果劳动者在正常的工作日加班的,按照不低于工资的一点五倍的标准来计算;如果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且没有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双倍工资的标准来计算;如果劳动者是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则按照不低于三倍工资的标准来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22-08-10 16:07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具体而言,安排劳动者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优先安排劳动者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下,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2-08-12 14:57
员工加班工资计算: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2024-07-02 11:43
加班工资的基数如下:
1、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应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上述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
劳动法加班费的规定有:
1、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5-04-29 14:13
实行计时工资制度的用人单位,在标准工时以外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支付其工资。
2022-08-22 09:22
个税800实际的税前工资为31666.67元。估计一下,含税工资在第一级,设含税工资薪金为x元,则应纳个税=800=(x-5000).3%那么,税后工资=税前工资-应纳个税 800=3%.x-5000.3% x=31666.67(元)。即税前工资为31666.67元。可以参照这个公式来自己估算个人所得税:{(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X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