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构成非法滥伐林木罪的要件有: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滥伐林木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05 14:34
滥伐林木罪的处罚如下:
1、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10 09:22
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区别:1、犯罪对象不同。在滥伐林木罪中,行为人滥伐的对象是具有所有权或者采伐权的森林和其他林木;而盗伐林木罪中,行为人盗伐的对象则是既无所有权也无采伐权的森林和其他林木。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滥伐林木罪主观上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即行为人虽然不希望造成森林损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又不设法防止,而采取听之任之、漠不关心的态度。然而,无论滥伐林木罪主观罪过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其主观内容都不包含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而盗伐林木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且,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目的。
2024-03-15 11:41
刑事滥伐林木罪这样量刑处罚:1、行为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行为人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2025-01-10 08:42
滥伐林木罪的面积的确定方式:
林木权属争议一方在林木权属确权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属于“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滥伐林木的数量,应在伐区调查设计允许的误差额以上计算。
原木材积除以该树种的出材率;
“幼树“,是指胸径五厘米以下的树木。
2022-08-12 15:30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盗伐、滥伐的林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主体要件。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具有牟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