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包括履行主体、履行标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履行费用等方面。履行方式由法律或者合同约定或者是合同性质来确定,不同性质、内容的合同有不同的履行方式。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补救措施】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2023-04-25 13:54
合同履行原则是:1.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原则、合同自由原则、公平原则、平等原则等;2.专属于合同履行原则,如适当履行原则、兼顾附随义务原则。
2022-08-17 09:36
劳动合同原则不包括用人单位利益至上原则。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必须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合同。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合意的表现。
2022-08-23 10:44
合同履行方式,是完成合同义务的方法,履行方式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以何种形式来履行义务。
合同的履行方式主要包括运输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履行方式由法律或者合同约定或者是合同性质来确定,不同性质、内容的合同有不同的履行方式。根据的基本要求,在履行方式上,履行义务人必须首先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履行。如果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协议不成的,可以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仍然无法确定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2022-08-10 11:09
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罪犯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仍积极追求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罪犯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则是指,其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有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根据《刑法》
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2-08-17 13:54
二手房买卖合同效力审查的方面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二是审查转让人是否享有出卖房屋的实体权利,无权处分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将导致合同无效;三是审查二手房的实际状态,转让的房屋属于法律限制转让的将导致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