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网上开庭审理。如果不方便线下出庭或者由于其他因素不能到场,可以由进行网上开庭申请,如果当地法院同意就能够进行网上开庭审理了,而法院是否同意是根据,每个地区具体情况以及案件特殊性来进行决断,并没有唯一标准。为了保证整个网上庭审更加高效,至少在开庭前一天完成电脑或者手机设备的调试工作,检查摄像头以及语音功能是否正常。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2022-08-11 16:06
一、提出申请
申请人向县(市、区)司法局出示身份证及与被探视人关系证明(如户口本、身份证等)并如实填写《远程帮教探视申请表》。
二、核实信息
县(市、区)司法局核实身份后,通过系统登记探视人信息、扫描上传探视人身份证及户口本等依据,填写期望探视日期、探视原因和联系方式,并向相关监狱提出探视申请。
三、审核答复
监狱狱政管理部门自接到申请2个工作日内答复县(市、区)司法局,答复内容包括:是否予以探视、不予探视的原因、予以探视的日期和时间安排、探视须知和注意事项等。特殊情况应经监狱领导审批后答复。
四、通知反馈
县(市、区)司法局自收到答复2个工作日内负责通知申请人并答复监狱通知情况。县(市、区)司法局要根据监狱答复内容安排视频探视时间;未被批准的,应当向申请人反馈原因。如县(市、区)司法局反馈罪犯亲属、监护人及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人员不能按时会见的则终止预约。
五、视频探视
探视前,双方要检查设备情况,进行探视前的确认。罪犯亲属、监护人及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人员需将本人身份证在视频上出示10- 20秒钟,以便确认。探视交流时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及相关规定,监控平台计时、录音录像,监狱民警及县(市、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实时监听、监视。
2024-05-08 11:07
庭审后一般不能申请司法鉴定,在庭审中提出可以。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
2020-12-25 17:45
凡是与本案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问到。其中,检察官问的范围更广一些,法官问的范围相对少一些。
(1)检察官:需要问到的问题比较宽泛,会询问核实公安机关提交的卷宗中记录的案情,对其中的疑点会进一步核实。
(2)法官:一般只对检察院的公诉材料向被告人提出询问,讯问被告人是否属实。
2022-08-30 09:32
不可以远程办理离婚,目前法定的离婚方式只有下面两种: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一致后到民政局领取离婚证,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夫妻双方本人亲自到场办理;2、诉讼离婚,一方可以直接向被告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经过审理后发现双方之间的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并且没有修复的可能的,一般会准予离婚。
2022-08-10 14:51
开庭后一般在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