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调解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解决医疗纠纷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过激行为;2、耐心听取医生和医院方面的解释,要相信医院,相信科学;3、向熟悉的医生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咨询;4、如果觉得医院和医生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可以书面提出问题,要求医院进行调查。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2023-04-26 11:18
医疗事故调解的程序:1、调委会指定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2、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3、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按照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4、未达成协议的,告知其他解决途径;5、分析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向医疗机构提出医疗纠纷防范意见和建议。
2022-08-19 10:13
医疗事故调解的程序:
1、调委会指定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
2、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
3、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按照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
4、未达成协议的,告知其他解决途径;
5、分析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向医疗机构提出医疗纠纷防范意见和建议。
2022-08-12 16:48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一般发生医疗事故都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务人员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身损失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2022-08-31 11:52
对于病人和病人家属来说,解决医疗纠纷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过激行为。当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生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后,医院应当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向当地卫生行处长部门报告,这是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
2021-02-26 14:10
可以。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