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活就业社保交多少年1、灵活就业社保一般要交满15年。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社保,应该以缴费年限至少满15年。由于城镇职工参保人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2)累计缴费年限至少满15年。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二、自由职业和单位交社保有哪些区别1、参保的险种不同。自由职业者参加职工社保,一般只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作为单位职工缴纳社保,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必须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险和工伤保险等五险,其中生育险和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不承担费用;2、缴费比例不同。单位缴费一般都是采取单位和职工按比例承担缴费的方式。自由职业一般是由个人承担全部缴费金额;3、缴费方式不同。单位缴费的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由用人单位在个人的工资中,按月代扣代缴;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由社保部门委托的银行,在参保者的个人银行账户中代扣代缴;医疗保险由社保部门委托的银行按年度在个人银行账户中代扣代缴;4、缴费基数不同。单位缴纳社保的,其中单位缴费部分是按照职工的工资总额缴纳,职工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缴纳;自由职业者是按照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5、缴费指数不同。单位缴费的缴费指数,是由用人单位来确定,职工个人没有决定权,基本上都是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缴费指数进行代扣代缴;自由职业者可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百之间,自由选择缴费指数,每年可选择一次;6、缴费地点不同。单位缴费一般只能在公司的注册地缴纳,自由职业者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缴纳,个体工商户可在工商注册地缴纳;7、法律约束力度不同。单位缴费属于强制性的,用人单位在成立的三十天内必须办理社保登记,员工入职的三十天内,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办理社保缴纳;自由职业者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缴纳社保,没有强制性,个人选择性比较强。
2022-08-11 11:29
数值45达到了酒后驾车的标准,未达到醉酒驾车的标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甚至是醉酒驾车,不仅给自己,还给他人造成了生命安全上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醉驾需要负刑事责任。
您的情况属于酒后驾驶,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022-08-12 09:48
没满一个月发放百分之六十的工资合理吗?不合法,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可向人社局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的行为属于一种无故克扣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2-11-28 16:25
不合法,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可向人社局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的行为属于一种无故克扣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2-08-08 14:37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2022-08-27 09:43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