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是先报交警吗1、交通事故先报交警。但是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此时的交通事故可以不报警处理。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二、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1、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全部责任;2、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3、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2022-10-30 14:20
“交通事故交警处理流程如下:
1、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2、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3、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
4、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以及第七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后,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2022-10-30 14:24
“交警处理交通事故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受理报案,
2、现场处理,
3、责任认定,
4、裁决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2023-06-17 11:47
有人伤的交通事故必须扣车,在交警部门处理完交通事故,出具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之前是会扣留车辆的,如果是交通事故中出现人身损害或者是财产损失的,就应当由交通事故中的事故的责任方进行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赔偿,如果是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进行一次性残疾补助赔偿。
2021-02-03 15:43
视情况,以下情况乘车人需要承担责任。
(1)乘车人明知乘车的车辆严重超载而乘坐的;
(2)乘车人明知司机为无照驾驶而乘坐的;
(3)乘车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乘车辆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不具有运营资格,依然乘坐的。
2022-08-12 09:43
交警队周六周日会不会处理交通事故案件分两种情况:
1、一般日常业务不会办理。因交警队负责事故处理的民警在双休日一般都安排正常休息,因此,在双休日不办理交通事故的调解处理、非紧迫的对外业务等各项工作,办案民警事先约定的除外。
2、突发案件有值班民警及时处理。交警队事故处理部门一年365天(包括国定假日、双休日),白天黑夜都安排民警无间断的值班,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天气发生交通事故,接到报案就会赶赴现场,办理抢救伤者,勘察现场,调查了解,疏导交通等各项工作。值班民警警力不够的,会通知、抽调其它部门值班民警、或休息的民警增援,保证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工作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