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泄露他人的隐私当然违法,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的。媒体曝光违法行为的不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9-08 09:35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没有经过本人的许可,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无论是谁都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辅警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公民的个人信息是比较正常的,工作性质如此,就应当遵守规定为公民的个人信息保密。可是,有时也会出现辅警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对此,法律有具体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022-08-10 08:52
如果个人隐私被泄露,并且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需要及时报警处理。对于个人隐私,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
1、及时更换账号;
2、及时更改银行卡等重要的密码;
3、尽可能地收集有利证据;
4、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5、情况严重的考虑聘请律师进行起诉;
6、若是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3-04-25 10:06
诽谤别人名誉可以报警。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构成诽谤罪,危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报警,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在没有危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一般是去法院起诉。
2023-06-29 11:33
防止对个人隐私的侵害的方法:不提供个人隐私给任何第三方;在提供身份证等个人证件时应注明用途和保密;不任意在网站或广告上预留自己的个人信息;发现个人隐私泄露应当及时通过报警或诉讼等方式及时止损。
2023-05-30 15:44
个人隐私被侵犯的,当事人可以向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