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隐私被别人泄露的处理方式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泄露隐私者,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三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3-03-25 16:20
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举报可以通过电话举报、信函举报、当面举报等方式进行投诉。如果行为人明知不能公开、泄露或用作其他用途,却仍出售或非法公开、泄露、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将追究其刑事责任。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024-03-05 11:50
被人诽谤名誉的维权方式为:与对方协商,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协商不成的,还可以直接报警处理,警方可按照治安管理案件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023-04-21 14:22
在法律中规定,一般侵犯个人隐私需要拘留最长37天,不过刑事拘留仅仅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37天内会转为逮捕,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羁押,直到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国家机关或者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得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要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023-06-12 11:27
侵犯肖像权需要赔偿的费用为可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来赔偿;若是仍难以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的,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确定赔偿金额。
2023-06-16 14:12
当事人借网络贷款被骗,如果没有实际到款的,不需要还钱。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被欺诈方或受胁迫方等可以依法申请撤销。网贷被骗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可以构成诈骗罪,受害人可以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