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判决拘役不一定是立即执行,要看嫌疑人拿到判决书后是否上诉。如果嫌疑人收到的判决书后,服从判决决定不上诉的,判决书立即生效,拘役立即执行;反之,如果嫌疑人收到的判决书后不服并上诉的,判决书不生效,拘役则不会立即执行。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第二百五十九条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2021-01-31 09:36
要看法院的判决结果,如果法院判决是判拘役,并判缓刑的,则不会被逮捕,当然也就不会被送到看守所。如果法院没有判缓刑,则在法院宣布判决后会被立即逮捕,并送到看守所羁押。
2022-08-10 09:00
醉驾法院判决之后多久执行拘役。醉驾法院判决之后立即执行拘役。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手段,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
2023-09-18 14:40
终审判决书下来了,当事人可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以不用打电话要钱。拿到法院判决书后,被执行人有一定时间的上诉期,如果被执行人不上诉的,过了上诉期后,被执行人有义务执行判决结果,如果不执行的,权利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022-08-09 16:33
人民法院对执行申请立案后,说明案件已经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但并不一定已经开始实施执行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执行开始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023-03-14 13:58
劳动仲裁我胜了,劳动局要求单位赔偿我钱,单位已经拿到了判决书,就是明显不愿意赔钱,法院怎样强制执行
一般仲裁裁决书生效后15日内,对方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话,仲裁裁决书就生效,你可以持生效的裁决书向你仲裁所在区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法院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的措施有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