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2023-05-31 11:08
医疗事故缴纳鉴定费的方式如下: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的,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2021-02-06 08:56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而现实中,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患方在医疗纠纷中如何诉讼进行法律上的指导。举证证明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瑕疵并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后果,以人身损害为由提起索赔。
2022-08-12 14:07
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自《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施行以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所关联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中关于医疗事故的处理更多的是倾向于行政处理;其主要的赔偿项目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2022-08-29 13:55
(1)第一时间内封存和复印病历;
(2)不要选择医学会做任何形式的鉴定;
(3)诉讼时效是一年,超过诉讼时效起诉会面临败诉风险;
(4)通过律师分析病历在能确定医院有过错前提下即可以起诉。
2023-05-05 09:55
医疗事故的鉴定方式有:1、双方当事人采取协商方式解决争议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2、当事人申请行政处理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