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法律规定:
1、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等等。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4-07-02 11:43
加班工资的基数如下:
1、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应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上述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
劳动法加班费的规定有:
1、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5-01-03 15:24
加班费的计算是依据《劳动法》和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来设定的。以下是一般的规定:
1、平日加班:工作日加班,加班费为工资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也就是说,你每小时的工资应为你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工资的1.5倍。
2、休息日加班:休息日(通常是周末)加班,如果没有补休,加班费为工资基数的百分之两百,也就是说,你每小时的工资应为你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工资的两倍。
3、法定假日加班:法定假日(如国庆节、春节等)加班,加班费为工资基数的百分之三百。也就是说,你每小时的工资应为你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工资的三倍。
这里的“工资基数”通常是指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具体的计算方式可能会因公司的工资制度和地方性法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加班必须是自愿的,且不能超过法定的上限。
2024-03-22 15:14
加班费计算基数:工资数额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时,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以职工实际工资额作为计算基数;职工的当月工资与当月奖金发放日期不一致,合计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以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其他。
2025-02-15 11:14
加班费的计算法律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倍;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2倍;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倍。
2023-04-25 15:05
其实不加班工资是5500,但合同规定加班费是最低工资标准的2020作为加班费基数。一审判决加班费按2020计算,上诉能否改为5500基数计算
劳动者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并且不得低于各地区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