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属于合同行为,是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自愿签署的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应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借名人存在恶意规避法律或者政策的行为的话,就别当别论了。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恶意串通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021-01-31 16:08
不可以“借名买房”,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不允许的,即使成功通过借名买到房子,因为房产证上的署名不是实际买房者,如果实际买房人和出名人在买房后发生房产纠纷,那么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第十五条。
2021-02-03 11:49
2022-08-22 14:11
2023-04-24 10:13
购房合同丢了当事人可以与对方协商沟通遗失情况,重新签订购房合同,房屋已做预售登记的当事人可以到房管局申请调档,调取购房合同和发票档案进行复印。
2022-08-24 09:30
购买的房子已经交房,收房前发现购房合同全部丢失:
情况一:如果是在购房合同没有做预售登记前丢失的,只需将剩余的合同作废,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
情况二:如果是在购房合同做完预售登记,没有开始办理银行按揭前丢失的,应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和开发商重新签订一份合同,再去做预售登记;
情况三:如果是在做完预售登记,已经办理好银行按揭手续后丢失的,则购房者除需要办理第二种情况所办理的手续外,购房者还要和办理贷款的银行签订一份变更协议,并将新的合同放在银行,因为原先的购房合同已经注销了,换成新的合同,也就是说购房者和银行所签的借款合同里的合同号已经发生变化了,尽管购房合同里面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但依据《民法典》规定,该借款合同已经发生变更,所以需和银行签订变更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