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6-15 11:09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3-05-31 08:49
诉讼时效的计算有:1、轻微交通事故的计算时效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2、如果受害人身体严重受伤,需要住院甚至后续治疗,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结束或损失确定之日起计算。不构成残疾的,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构成残疾的,从残疾评估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3、经交警部门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当事人,诉讼时效自当事人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计算;4、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未制作调解终结书的,诉讼时效自调解失败之日起计算;调解达成协议但当事人不履行的,自调解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受害人死亡的,自送达事故认定书之日起计算;5、伤害当时没有发现,经检查确诊后可以证明是侵权造成的,从伤害确诊之日起计算。
2022-08-17 11:13
行政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六个月或者从当事人收到行政机关出具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计算十五日。
2023-04-26 11:36
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6-12 15:41
行政诉讼时效一般是从行政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六个月,或者从当事人收到行政机关出具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计算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