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录音是不合法的,获取录音的方式应符合法律规定。
录音在采集过程应在适当的地方进行,不能有窃听、偷听他人隐私的行为。只要录音的内容是实事求是的,获取过程合法,就可以作为证据,否则无效。
录音的过程应保证录音当事人的谈话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在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往往涉及到对录音等证据有效性的认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物证应当是原物。被调查人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品或者影像资料。提供复制品或者影像资料的,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取证情况。
2025-03-20 16:45
未经他人同意录音触发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法律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会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情节较重的,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2-09-27 11:06
原则上,不是在公共场所,或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擅自对他人进行偷拍或偷录的,涉嫌违法。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2022-08-09 09:46
2022-11-26 08:35
如果是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不能采用。
2022-09-24 09:08
未经他人同意公开微信聊天记录不违法。如果消息记录内容涉及到他人隐私,予以公开或泄露,或者作其他不法用途,那么就是侵犯他人隐私或其他违法行为。
如果未经同意擅自公开个人信息的,受害人可以要求对方删除、赔礼道歉等。在遇到个人信息被泄露,尤其致使自己名誉受损、财产损失时,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