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拘留,由单位根据具体情节做出行政处分。如果被判刑的,依法开除。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5-01-09 15:22
1、被刑事拘留并不属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在员工是否构成犯罪悬而未决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据此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对于被刑事拘留的员工,公司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拘留,是指扣留,拘禁。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民事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2024-06-12 15:26
罚款单逾期超过十五天的,将加收滞纳金,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收。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如果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024-12-25 15:23
罚款单逾期超过15天应当及时缴纳罚款。
当场出具罚单,车主就必须在15日之内到银行缴清罚款,一旦超过15天,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计算滞纳金,滞纳金不能超过罚款本金,最多只能罚1倍的滞纳金。
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2-09-19 08:31
从拘留当天开始计算,通常拘留的时间是十五天,拘留之后,应当立即再二十四小时之内通知其家属,家属可以为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无论是被害人还是犯罪嫌疑人都具有辩护权。并且贯穿于整个案件的处理阶段。
2022-09-24 10:26
拘留15天是否可以洗澡,一般取决于拘留所有没有配备相应的洗浴设施,假如没有的话只能等回家再洗了。
拘留,也称扣留,拘禁。公安机关在紧急时刻对需要受侦查的人依法暂时扣押;行政拘留指将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关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天。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