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办理减员,强制减员的途径,具体如下:
1、如果原单位已经注销,员工可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企业注销证明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减员;
2、如果原单位未注销且未按规定办理解除合同和减员手续,可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提起诉讼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即可通过裁定书办理减员手续。
公司裁员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4-04-01 14:28
个人医保减员办理方法:使用经办人账号登录当地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网上服务大厅,点击【参保人员减员申报】;下载当地人社局专门推出的APP,登录后申请;携带医保卡、离职证明等资料直接到人社局办事大厅医保办事窗口办理;其他。
医保经办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人员信息录入系统。医保经办机构对申请材料和录入信息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减员处理,发送短信通知业务办结。
参保人符合以下情况的,可以减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调出;单位分立;参军或上学;被判刑收监;失踪或死亡;其他。
2022-09-24 10:18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既然有劳动法做后盾,我们作为保护对象,是可以循仲裁途径解决:
如果你是本市户籍,可向该单位所在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单位为市属单位,可向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单位为区属单位,可向该单位所在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单位为省属单位,可向省劳动保障厅反映。
2022-09-30 17:08
离职后,原单位不给减员是违法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社保未减员可能发生的后果有:
第一社保未减员导致社保欠费。第二,离任社保未减员会导致新单位不能处理增员,不能持续缴纳社保。第三医保欠费不能使用,医疗费用全部由自己承当。第四,赋闲生育保险不能运用,第五影响买房买车。
若职工离任,单位未做社保减员,职工能够到原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能够向原单位追缴已漏缴的社保费用,并要求原单位及时处理,转出各项社保关系的手续,给职工造成的损失,职工有权请求劳动仲裁,要求原单位进行补偿。
2022-10-20 15:51
离职后,原单位不给减员是违法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社保未减员可能发生的后果有:
第一社保未减员导致社保欠费。第二,离任社保未减员会导致新单位不能处理增员,不能持续缴纳社保。第三医保欠费不能使用,医疗费用全部由自己承当。第四,赋闲生育保险不能运用,第五影响买房买车。
若职工离任,单位未做社保减员,职工能够到原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能够向原单位追缴已漏缴的社保费用,并要求原单位及时处理,转出各项社保关系的手续,给职工造成的损失,职工有权请求劳动仲裁,要求原单位进行补偿。
2022-10-24 11:35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既然有劳动法做后盾,我们作为保护对象,是可以循仲裁途径解决:
如果你是本市户籍,可向该单位所在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单位为市属单位,可向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单位为区属单位,可向该单位所在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单位为省属单位,可向省劳动保障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