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宅基地征地补偿款不能继承。
2、宅基地应该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集体召开会议统一进行讨论审批分配,其所有权不属于村民,因征收宅基地取得的补偿款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故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
房屋征收是国家对非国有财产在进行公平补偿之后实施的一种强制性交易的行政行为。
它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和给予公平补偿。国家只有在公共利益需要的特殊情况下并对土地使用权人给予相应补偿之后才可依照法定程序提前收回公民的土地使用权。征地拆迁实务中,法定的征收程序非常严格,报批前公告程序、调查程序、听证程序、报批程序、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制定及公告程序等等。一般来说,征收造成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因双方达成拆迁补偿协议而完成征收,此时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归于消灭。另一种情形是拆迁人通过申请司法强拆,走法定的司法程序完成宅基地上房屋的征收。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2025-02-18 10:48
关于农村宅基地产权变更所引发的各类补偿款项,主要是依照被征用土地所原有的功能特性来予以补偿。
这其中就涵盖了土地赔偿金、安置补助费还有地面附着物与地上青苗的补偿款。
每项补偿费的确切数额将会视本地政策差异而有所变动,而衡量其补偿的真正尺度,则常参考土地所在地理位置、占地大小及实际用途等元素。
其次,涉及到的另一方面是房屋补偿费。
此项费用的指向为对房屋本身的构造、整体面积,及其建筑年份等重要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后,给予相匹配的补偿金额。
值得留意的是,对于房室内的装潢部分,同样可能有着一定量的补偿,然而,这一切可能都受制于最小面积限制,例如若住户人员人均住房面积未达50平米,在此之上的装修费用往往无法获得补偿。
再者,出于对易地重建户生活的考量,政府还将出资打造异地安置住房或者支付相关安置所需的经费,同样也包含了从旧址搬至新居期间产生的各种费用。
另外,针对因为拆迁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农家群体,政府还会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此外,为了激励广大农户积极配合拆迁工作,政府有时还会实施一些奖励手段。
至于最后一类拆迁补偿项目,是非住宅性质房屋运营损失补偿。
如果在宅基地上存在有非住宅性质的建筑物,如商业店铺、工业厂房等等,那么我们还应该加入考虑因其经营停滞短时间而造成的经济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区、各时段具体的补偿政策和金额标准会有所变化,所以当面临拆迁时,建议及时向当地政府机构询问或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意见,充分了解各项补偿标准以及自身权益范围。
再次强调,对于宅基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问题,必须清晰区分,以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2024-03-11 19:04
农村宅基地拆迁的补偿标准是:以宅基地使用权证书或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国土部门房屋测绘数据为基础计算的拆迁补偿数额,具体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实际情况而定。
2025-03-05 16:11
1、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2、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产权属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补偿归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没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体要给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让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3、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
2022-08-12 17:09
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个人没有所有权,不属于个人财产,则不能成为遗产,更不能继承,所以不存在农村宅基地继承权人的说法,但对于集体土地上房屋可以合法继承。
2024-05-14 14:57
农村的宅基地儿子没有继承权。儿子可以对宅基地上的房屋进行继承,因为宅基地属于集体的财产,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申请条件:
1、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
2、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
3、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搬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