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为了确保孕期女性依法享有稳定的劳动权益和从事必要健康检查护理等方面所需的权益保护,对孕期妇女被用人单位无理裁减问题作如下明确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如期怀孕的孕妇遭到用人单位不合理解雇,将有权请求用人单位针对此种行为作出以下赔偿措施:首先是依照法律法规,对于违反相关规定而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所涉及的经济赔偿责任,具体标准为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数额。
该项赔偿金额将因孕妇在其工作年限上所积累之长度,逐年进行支付。
工作年限达到一年但不足半年的,则视同一年处理;不足半年的,则需要向孕妇支付因未足半年而缺失的半个月工资金额的经济补偿。
其次,若用人单位选择在产假期前辞退孕期妇女,则必须按照规定向前寻找适当经济补偿,即选择相应的产假时间长短并分别乘以应享受的津贴或者工资。
法律依据
《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022-09-26 11:35
孕期被辞退属于违法辞退的,女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无需赔偿。
2022-09-27 14:10
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在怀孕期间,孕妇被用人单位辞退的,那么该孕妇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以下的赔偿: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该赔偿金相当于两倍的经济补偿金,通常按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2、如果单位是在产假前辞退了孕妇,那要支付产假工资,即为产假天数乘以津贴或工资。
2022-10-13 11:17
孕期被辞退属于违法辞退的,女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无需赔偿。
2022-10-14 11:26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2022-08-09 17:07
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相关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