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关系特征有以下几点: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022-09-21 11:11
劳动关系有下列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
(4)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目的。
(5)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
2022-09-23 14:18
劳动关系的特征包括: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劳动关系只能产生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不能称之为劳动关系。同时,作为自然人的劳动者,一般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当然现在法律并没有禁止双重法律存在。
(4)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是为了实现劳动过程,为社会生产或社会产品提供服务。
(5)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
2022-10-13 14:19
劳动关系有下列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
(4)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目的。
(5)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
2025-02-27 10:57
劳动法律关系特征有以下几点: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范、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关系。
2022-08-19 11:18
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首先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的,劳动关系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