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劳动者与雇主双方并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然而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实际发生的劳动关系。
依照法律法规之规定,倘若双方未能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当雇主决定结束或解散劳动关系之时,务必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下文将会详细解读有关未签署劳动合同而遭辞退的相关事宜。
根据法律法规之规定,若双方未能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雇主方在结束或者解散劳动关系之际,必须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未依法支付该项经济补偿金,那么雇主要另行支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
反之,若是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期满之际,雇主与劳动者选择解散劳动合同,则无需支付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金。
假如雇主出于故意迟延缘故而未订立劳动合同(含未能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适时续订劳动合同),从而导致员工遭受工资损失、工伤、医疗待遇等方面的损失,雇主管员工除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同时还需支付25%的额外赔偿款项。
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有过错的雇主支付赔偿金,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等多项举措。
倘若雇主不能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提出投诉。
一旦该部门经过核实发现情况属实,有权责令雇主予以纠正,并且可能施以罚款的处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金额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固定工资标准;若工作年限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视为一整年;若工作年限不足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固定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法律对于雇主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一行为采取了强硬姿态,并为此制定了较明确的规定。
例如,雇主需要支付给劳动者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
关于签订劳动合同后被辞退如何获得赔偿,前文中已经给出相关说明。
在此情况下,即使雇主依据法律合规地解聘劳动者,但因未严格遵守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因而须承受相应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2-08-20 09:06
不需要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不能是劳动关系,应该适用于劳务关系。65岁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双方只是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劳动合同也是因为劳动者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而属于无效。一般情况下如果工作人员超过享受养老保险,原单位应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025-01-22 15:32
劳动者的年龄65岁被辞退是没有赔偿的,因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不是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没有违纪违法的行为,且尚未到退休年龄的被用人单位辞退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赔偿金。
2022-08-08 10:59
2024-04-07 11:38
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并且享受退休待遇的人,是不受劳动法保护的,可以直接向法院以民事诉讼的方式索要报酬。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2-08-24 15:05
65岁的人,应当退休或者早已退休,不具有法定劳动者资格,用人单位聘用的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规的调整,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工作中受伤不能认定工伤,不享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65岁的人被用工单位聘用的,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0〕12号)第七条规定,按劳务关系处理,工作中受伤的,由用工单位按照人身伤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