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理劳动仲裁的流程:在当事人提出申请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依法作出是否予以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的。
2、再确定开庭的相关事项,由当事人在庭审中质证、陈述;而仲裁庭可以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依法作出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2024-08-30 15:38
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
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仲裁裁决。
2022-08-12 16:28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1、确定当事人的仲裁申请,是否超过了时效的期间;是否存在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是否属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的争议;2、如果当事人的仲裁申请,确已超过时效期间。劳动争议委员会,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通知;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此应当受理。
2025-02-05 10:24
劳动仲裁不执行,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5-02-21 10:01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2025-03-14 10:05
员工不服劳动仲裁结果,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对于下列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不能再向法院起诉: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