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休假期间可以执法。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第二十一条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 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2022-08-11 16:40
根据公安部相关规定,开警车、着制式警服、佩戴警号、装备齐全的民警执勤时,无需出示警官证。
执法资格证是警察内部管理的一种证件,不对外公开。穿着制式服装,佩戴警察标志、警号,法律程序上即视为已经表明执法身份。《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执法身份证件”即为人们常说的“执法证”。是指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或者由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统一制发的,表明行政执法人员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资格证明。需要执法证的部门为工商、税务、质检等行政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警察不同于一般行政执法人员。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仅担负着治安行政执法任务,还担负着刑事司法任务,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由此可见,《行政处罚法》要求执法人员执法时出示身份证件,而《人民警察法》规定警察执行公务时有两种表明身份的方式:一是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另一种方式是出示人民警察证件。行政处罚法与人民警察法就执法人员执法时是否应当出示身份证件规定不一致。
2022-08-08 09:57
工伤休假期间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2-08-09 10:19
工伤休假期间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2-09-13 16:45
一、通过行政复议: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65号),在现行的公安体制下,在收到行政处罚60日内,对各县交警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请到各县公安局法制室申请复议;对局直各分局交巡防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请到各分局法制室申请复议;对交警支队下属的各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请到交警支队法宣大队申请复议;对以上单位法制室不予受理的或复议决定维持的可以到南阳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申请复议。各复议机关应当在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二、除行政复议途径之外,对处罚有异议的,还有以下四种途径可以解决:
1、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90日内到作出处罚的单位辖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到市交警支队法宣大队走执法监督程序或执法投诉程序;
3、在原处罚单位申请违法救济报支队法宣大队审核;
4、涉及民警违法违纪问题可以到督察、纪检部门投诉,依调查结论到交警支队法宣大队申请撤销原处罚决定。
2022-08-11 11:04
警察执法是需要出示警官证的。警察在采取处置措施前,应当表明身份并出示执法证件,情况紧急来不及出示执法证件的,应当先表明身份,并在处置过程中出示执法证件;着制式警服执行职务的,可以不出示执法证件。
我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