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有以下区别:工伤待遇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经济补偿金适用《劳动合同法》;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经济补偿由用人单位支付;支付工伤待遇是因为员工存在工伤的情形,支付经济补偿是因为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5-01-13 10:25
违约金与经济补偿金的区别如下:
一、法律性质。经济补偿金在性质上讲具有劳动贡献补偿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其产生是国家干预劳动关系的法律结果。违约金产生的基础则是双方协议或合同的约定,没有约定就不会有违约金的产生,其在性质上是对合法契约的保护。
二、构成要件。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的,因此其构成要件主要是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违约金的构成要件有两个:一是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二是违约金的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
2022-11-26 15:25
工伤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可以两者兼得。
工伤赔偿金是职工遭受职业伤害,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动者身体伤害和劳动能力伤害的补偿;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是指劳动者在无过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时,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以货币方式给予劳动者的补偿。
工伤赔偿金与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按法律法规规定,互不影响,二者应当兼得。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因此,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与否取决于劳动合同当事人哪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则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提出,则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2-09-26 10:55
经济赔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或者员工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对方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支付的赔偿。与经济补偿金不同,经济赔偿金具有惩罚性,是一种惩罚性赔偿。用人单位“违法”是劳动者请求赔偿金的前提,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有权请求其支付经济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是对劳动者由于劳动关系终止带来的利益损失的补偿,以便使劳动者在重新就业的合理时间内有一个良好的经济过渡。
2022-08-12 13:36
享受工伤待遇后符合条件的还能享受经济补偿。一般受经济补偿的情形就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辞职的。工伤待遇和经济补偿金并不冲突。
2022-09-23 16:57
代通知金与经济补偿金可以兼得。
1、代通金是指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的,则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做为代通金;
2、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给予劳动者的补偿;
3、两者不是一回事,可以同时适用:如果用人单位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了你,你就不能拿代通金,但可以得经济补偿金。
4、如果单位解除合同不符合规定的,为违法解除,可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
5、单位按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书面通知,要求单位支付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