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交换并不相当于开庭。中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交换是指于诉讼答辩期届满之后,开庭审理以前,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之间相互明示其持有证据的行为或过程审理前的准备程序中主要的事项之一就是要让当事人提出证据,相互了解证据信息,从而明确诉讼的争议点,为开庭审理做好准备。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收到鉴定书后,应当及时将副本送交当事人。 当事人对鉴定书的内容有异议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以书面方式提出。 对于当事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要求鉴定人作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鉴定人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或者补充。
2022-09-08 11:51
证据交换,是指庭审前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交流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方面的信息。证据交换可经当事人申请启动,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对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案件组织证据交换。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2次。但是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
在诉讼答辩期届满之后,开庭审理以前,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之间相互明示其持有证据的行为或过程。对于比较复杂的民事案件,为了提高开庭审理的实效,民事诉讼程序一般都要设置开庭审理前的程序。审理前的准备程序中主要的事项之一就是要让当事人提出证据,相互了解证据信息,从而明确诉讼的争议点,为开庭审理做好准备。
2022-08-11 14:56
证据交换的程序和步骤如下:
①原告提供证据材料
②向被告送达证据材料
③被告提供证据材料
④向原告送达证据材料
⑤双方对证据材料进行说明并质证
证据交换,是指庭审前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交流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方面的信息。证据交换可经当事人申请启动,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对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案件组织证据交换。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2次。但是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
2024-06-21 14:52
首先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后,法院会依法立案审查。
立案审查的时间是7天,若法院不立案,也会书面告知当事人不立案的原因。
2023-05-08 08:51
拆迁的有效维权需要注意收集违法拆迁的相关证据,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收集征收方程序操作中的违法点;可以直接向当地国土部门反映情况以及拨打国土部的法律热线12336,或者依法提起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2022-08-09 13:57
询问和开庭是不一样的。询问比较随意,没有开庭那些严格的程序。二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询问当事人,听取双方意见后,可以直接判决。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