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否属于仲裁范围是要分情况而定的:
1、因用人单位未参加社会保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索相关保险待遇,而发生的争议。
如追索工伤保险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失业保险待遇、报销医疗费用或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仲裁和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2、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
该类案件既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也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3、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参保手续,但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足而引起争议的,也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劳动者对第二、三类社保争议有异议的,可以依法向社保稽查部门举报,通过行政手段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024-10-25 09:28
绩效奖金纠纷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
如果劳动者因工资问题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的,属于劳动仲裁范围,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仲裁时效是一年,但是工资方面不受这个时效限制。
2024-04-28 11:52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农村范围内,宅基地的管理实行的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
首先,从宅基地使用权的外部关系来看,是特殊的财产,不应作为遗产继承。
其次,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家庭共同共有,不是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2022-08-12 10:49
夏季高温补贴并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单位发给个人的高温补贴应当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并按照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5-03-21 09: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列举的适用劳动争议仲裁五类情况以外的纠纷,都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比如普通的民商事纠纷、侵权纠纷等。
2021-05-31 09:03
执行费不属于违约损害赔偿范围。违约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因违约所造成的全部损失,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