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财产的违法行政行为包括哪些
侵犯财产的违法行政行为包括: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二、哪些情况下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有: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一并受理。 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须以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赔偿请求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2022-08-30 16:35
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1、不当利用他人肖像。
2、恶意侮辱他人肖像。这是指不法行为人恶意的丑化、玷污、毁损他人的肖像。
恶意侮辱的表现形式包括:涂改,歪曲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打上印记或者添画胡须、痣、疖等;焚烧、撕扯或倒挂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涂抹污秽物等。这此行驶直接丑化了他人的形象,不仅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往往还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3、擅自创制他人的肖像。这是指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擅自创制他人肖像的行为。
2022-08-12 14:32
民事违法的侵权行为包括:
1、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这是侵权行为的最基本分类。
2、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这种分类是根据侵权行为人的人数多少划分的侵权行为类型,一人即为单独行为。
3、积极侵权行为与消极侵权行为。
2025-01-02 11:29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披露、使用等。
2025-01-10 09:11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违反了行政法规和政策,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滥用职权、失职、超越职权等。
行政违法行为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违法行为是公权力的滥用或误用。行政机关在行使公权力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不能滥用或误用公权力。
2.行政违法行为是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行政机关在行使公权力时,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能侵犯其合法权益。
3.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不能违法行使公权力。
对于行政违法行为,我国的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方式,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申诉或者诉讼,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2022-08-11 14:15
简单的说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行政违法行为可适用行政处罚法,民事违法行为可适用《民法典》。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民事违法行为会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赔偿责任;而行政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