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包括受贿罪。受贿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2024-08-28 10:07
受贿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受贿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2024-03-26 16:13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有,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该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即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该结果;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2024-09-02 14:26
受贿罪是贪污贿赂类犯罪行为,是我国重点打击的犯罪之一。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2025-01-16 10:49
如若行为人为受贿数额超过三万元人民币,抑或是受贿数额虽未达到三万元整,却屡次实施索贿行为者;为他人提供一切不应得的利益,导致政府财产及公众权益蒙受损失之事,无论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为之;以及不受法律约束的为他人谋求职位升迁与调整等情形,这些都将被视为违法举动并可能导致犯罪事实的发生。
此外,如果行为人自豪地利用其职务优势,公开向他人提出财物要求,无论这种要求是否为他人谋求到了真正的利益,这已是构成受贿罪的既定事实。
正如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记录,索贿行为必须受到严厉惩治。
换言之,如果非法收取他人财物的同时又存在着为他人谋求利益的真实意图,那么便构成了受贿罪。
因此,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得以实现,并不会对受贿罪的成立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另外,国家公务人员倘若在经济往来过程中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各种名义私自收取回扣和手续费然后据为己有者,也同样会被判以受贿罪行。
极特殊的情况之下,国家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甚至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即使他们自身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2022-08-12 14:23
故意犯罪有犯罪预备 。
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