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具备以下要件就是有效的:
(1)约定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约定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约定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的定义】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2022-08-12 15:57
约定房屋永久居住权是无效的。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条,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2023-06-05 10:10
办理居住证有两种情况,居住证明分为实际居住地证明和异地居住证明。1、实际居住地证明需要公民应到实际居住地社区(村) 委员会出具证明。2、异地居住证明需要办理暂住证(居住登记卡卡)或居住证。
2022-11-24 11:21
“民法典关于aa制的约定:夫妻财产AA制,应该属于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对夫妻财产的一种约定形式。但是,这种约定必须是建立在书面形式上的,才具备法律效力。口头约定不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2022-08-12 11:37
离婚协议能约定永久居住权。居住权的期限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协商约定,对居住权期限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可以推定居住权的期限为居住权人的终身,与居住权人生命共始终。
2022-08-12 16:57
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有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