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要求原告赔偿。
1、法院不会同时审理两组不同法律关系的纠纷。原告起诉是基于合同或其他纠纷,而产生误工费及律师费则是基于原告的起诉行为,这两者属于不同法律关系,法院不可能同时审理;
2、即便另行起诉,法院也不会立案受理。
3、律师咨询费同理,即便是原告胜诉,除非双方事先有合同约定,否则律师咨询费也基本上是自行承担。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2022-08-12 10:45
原告提出离婚被告一般不可以提出精神损失费。但原告存在重婚、实施家庭暴力、与他人同居等过错行为除外,且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具体情节(目的、方式、场合等)、获利情况、所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综合考虑,确认具体数额。
2023-06-16 14:22
对于进行民事诉讼所产生的诉讼费用的承担,一般应当由败诉方进行承担;起诉方先行缴纳。《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2024-03-21 11:17
在租赁合同纠纷案中,原告在一审中胜诉,但没有要求被告赔偿违约金。被告为了拖延腾出房间的时间而上诉。原告怎样才能让被告赔偿违约金?
租赁合同纠纷可以要求违约金,一般不能要求租赁利息,租赁合同中另有约定的除外。涉及承租人逾期履行支付租金义务或者迟延履行其他付款义务,出租人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要求承租人支付逾期利息、相应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1-12-03 14:30
“被告”“原告”是民事诉讼法律概念,是民事案件中与“原告”相对应的当事人。在民事案件中,“被告”与“原告”双方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因为成为“被告”而被视为或者自以为是权利、名誉等受到了损害。
“被告人”“原告人”属刑事诉讼法律概念,是刑事案件中与“被害人”、“公诉人”相对应的当事人。“被告人”一般被指涉嫌刑事犯罪。涉嫌犯罪情节严重的被告人,其人身自由依法受到办案机关的某种限制。然而,我国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认定某人为犯罪。所以,即使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在法院对其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也不能称之为“罪犯”,而只能称为“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
2022-08-12 13:49
终结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