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这样处理员工工伤事故:
先送往医院治疗;
进行工伤认定;
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依据鉴定等级依法获得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022-08-17 10:41
工伤事故的处理流程主要有以下三步: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
2、工伤认定报告出来,工伤职工治疗结束出院后,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3、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协商工伤赔偿;等等。
2024-04-11 14:17
老板拖欠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要工资: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向法院起诉。劳动者有欠条的,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欠款,但是单位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4-05-13 14:52
2022-09-28 09:53
一、事故伤害发生后,单位主管及同事应协助受伤害员工于第一时间内,送往社会保险定点医院救治,伤情危急的可先送就近医院抢救。
二、单位主管需提出报告,详述事故发生经过。 三、用人单位向社保部门书面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依规定申请医疗补助。 四、提交相关材料,申领工伤待遇
2022-11-17 17:19
职工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在上下班的必经线路上发生的、本人没有责任或者不是主要责任、因机动车而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即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如果事故不是由于本人主要责任造成的,才认定为工伤,按照工伤处理;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的,不属于工伤,按照一般侵权纠纷要求肇事者赔偿。符合认定工伤条件的,可以由本人或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会进行工伤认定,经过工伤认定后,就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期间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诊疗费用,如果因工伤致残的,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之后,可以根据工伤致残等级,享受一次性工伤补助金和按月发放的伤残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