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的人,称为原告。
与原告相对的一方,被控侵犯原告权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称为被告。
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是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他人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的人是第三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3-03-29 15:30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条件为:1.有明确的被告。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3.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024-05-07 13:40
在刑事案件中,参与者主要涵盖了当事人、其法定代理人士、诉讼代理方、辩护律师及作为提供证据之角色的证人、鉴定员以及翻译协助人员等;对应地,在民事案件的诉讼进程中,重要的参与人员包括:
当事人及其同属诉讼成员如共同诉讼人与第三人、代表他们利益的诉讼代理人、各类证人、鉴定员及负责翻译工作的人员。
2024-06-21 13:57
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两方: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和被害人
(自诉人),他们是刑事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依法拥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在共同权利方面,有以下几项:
1、语言文字使用权:
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控告权:
对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的违法侵害行为提出控告;
3、申请回避权:
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依法申请回避;
4、参加庭审权:
依法参加庭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向证人发问并质证、辨认物证和其他证据等过程;
5、申诉权:
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
2022-08-20 14:11
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两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自诉人),他们是刑事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依法拥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在共同权利方面,有以下几项:
1、语言文字使用权: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控告权:对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的违法侵害行为提出控告;
3、申请回避权: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依法申请回避;
4、参加庭审权:依法参加庭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向证人发问并质证、辨认物证和其他证据等过程;
5、申诉权: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
此外,被害人的特殊权利还有委托代理人权、刑事自诉权、申请抗诉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权利有获得辩护权、最后陈述权、刑事上诉权等。
法律依据:
2020-12-24 13:53
刑事诉讼当事人有: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1、被害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通常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
2、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自诉人承担控诉职能。
3、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对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的两种称谓。公诉案件中,受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前,称为犯罪嫌疑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以后,则称为被告人。
4、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