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不属于派出所管辖的范围,但如果双方愿意,也可以请求派出所出面调解。
因此,如果你和对方的纠纷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2-09-22 15:52
1、派出所解决民事纠纷报警一案不会立案,派出所可能会调解纠纷,但是并不会立案。在民事纠纷中,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话应当到法院起诉解决。如果造成伤害比较严重,可以要求其恢复原状停止侵害。如果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公安派出所是可以介入调解处理的,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应当先调解。
2、民事纠纷一般采取民间调解、行政调解、行政仲裁和司法调解或裁定的四种形式。公安派出所也可以介入民事纠纷的调解,属于行政调解的范畴,能调和就更好,不能调和的,只能向法院起诉了。调解形式一般是纠纷双方要达成一致的意见后,由行政部门作为调解机构在调解协议书上签注情况,作为凭据;司法调解是在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进行庭外和解的一种调解方式,如果不能和解,法院会进行裁定。
2024-12-27 14:53
民事纠纷不会坐牢。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2024-04-19 10:51
部分劳动争议在民事纠纷的范围之内。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023-12-06 11:39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纠纷的处理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提起民事诉讼。如因为纠纷而产生的打架斗殴等违法情节,其公安机关会对双方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并进行调解。
2022-08-12 10:22
银行担保不还款是民事纠纷。担保是指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